老住持飽受心悸困擾20年 3D電燒術終結心房撲動
經常心悸、心臟怦怦跳,小心可能是心房撲動上身!家住南投,現年70歲寺廟住持,20年來一直飽受心悸所苦,每分鐘心跳常高達100多下,感到心臟腫脹,吃藥也不見效,但因為忍功一流,便一直忍耐。直到日前信眾建議其應積極治療,就醫檢查后才發現,原來上述癥狀是因心房撲動引起。所幸在透過「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」治療后,癥狀已順利改善。
家住南投,現年70歲寺廟住持,20年來一直飽受心悸所苦,每分鐘心跳常高達100多下,常感到心臟腫脹。(圖片僅為示意,非事件當事人)
每分鐘心跳次數超過100下,恐是心房撲動上身 這些危險因子要當心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杰貿表示,心房撲動為心律不整的一種,常見于年長者。一般來說,在正常情況下,人體心跳平均約在每分鐘60到90下之間;而這類患者則因老化關系,會使心臟異常放電,產生心房撲動,導致每分鐘心跳次數超過100下。
至于,心房顫動是如何發生?有哪些相關危險因子呢?莊杰貿醫師指出,年紀較長、甲狀腺亢進、肥胖、睡眠呼吸中止癥、鼻竇癥候群、肺部疾病及肺栓塞,或是以往曾做過心臟手術、心房顫動電燒的患者,都是高好發族群,在臨床上都應多加留意。
心房撲動治療新選擇 「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」縮短手術時間,降低復發率
且值得注意的是,這類有心房顫動困擾的病患,除了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經常無效外,也會容易引發心房撲動合并快速心室傳導;更可能引發猝死或增加中風機率,另外心律不整藥物亦有一定的副作用,因此臨床多會建議病友,透過電燒手術以解心頭大患。
老住持飽受心悸困擾20年 3D電燒術終結心房撲動
「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」,主要是先將心臟腔室建構3D立體圖,精準偵測心律不整的回路。接著,再從鼠蹊部將電燒導管延伸進入患者心臟,并在三尖瓣后部和下腔靜脈之間的狹窄處,將心房撲動回路燒斷。(圖片/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)
就以上述案例中的70歲住持來說,因考量患者服用藥物多年仍無改善,經評估適合經導管治療心房撲動。因此便透過「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」,先將心臟腔室建構3D立體圖,精準偵測心律不整的回路。接著,再從鼠蹊部將電燒導管延伸進入患者心臟,并在三尖瓣后部和下腔靜脈之間的狹窄處,將心房撲動回路燒斷。
與傳統方式相較,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,降低復發率,也提高安全性。而患者術后也恢復良好,也不須再透過藥物控制。不過,莊杰貿醫師提醒,雖然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成功率高,但患者治療后仍應按照醫囑,定期回診、追蹤較有保障。
【醫師小叮嚀】:
最后,莊杰貿醫師也提醒,如果民眾發現自己平時出現陣發性的心臟跳動快速癥狀,且每次心跳快持續30秒以上;癥狀持續一、兩個月時,就建議積極就醫,進行心電圖檢查,確認是否有心房撲動問題。一旦經證實有心房撲動,就會建議由醫師全面考量癥狀,選擇電燒治療等合適的治療方式,以提升生活品質,降低因心房撲動產生的并發癥。
該文章《老住持飽受心悸困擾20年 3D電燒術終結心房撲動》由網友『腐爛的奈何橋~』投遞本站,如果您覺得該文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和站長聯系處理!另:該文內容未經本站核實,僅供參考,請讀者自行研判!【百度一下關于老住持飽受心悸困擾20年 3D電燒術終結心房撲動的更多信息】
每日推薦
- ·[男科] 嬌妻不再跟你磨蹭的7個原因
- ·[兒科] 與孩子談性說愛!育兒專家
- ·[男科] 害羞也要搞懂 私密處除毛的
- ·[男科] 嘿咻后繼無力?變化一下體
- ·[男科] A片花招多 你別跟著學
- ·[男科] 床上/要向伴侶坦白所有性
- ·[男科] 有辦法看出女人在假裝高潮
- ·[心理健康] 「為了孩子而不離婚」是正
- ·[心理健康] 老公有小三是妳眼睛業障?